东方网2月26日消息:2019年春节档电影以其上乘的质量、水准给业界和观众带来许多话题与思考,除了硬科幻电影《流浪地球》广受赞誉,青年导演宁浩执导的《疯狂的外星人》也颇为引人注目。作为宁浩“疯狂”系列电影的又一力作,《疯狂的外星人》以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表达,赢得不俗的口碑,也让系列电影这个老话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。
系列电影由来已久
系列电影并非新鲜事,早在无声片时期,就已经有系列短片出现,喜剧大师卓别林的“流浪汉”系列就是典型代表,这些系列短片具备了后来系列电影的多数特质。观众熟悉的“星球大战”系列、“蜘蛛侠”系列、“007”系列、“速度与激情”系列等,则是较为成熟的系列电影。总结起来不难发现,如果多部影片(通常是3部及以上)由相同的核心团队(包括编剧、导演、演员等)主导,遵循一定的故事模式开展创作,拥有相同或相似的核心角色,表达共同或类似的主题,形成一套完整、稳定的人物关系网并具有统一的风格特征,那么这些电影就构成了一个系列。
系列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创作的主要模式之一,华语电影也始终在系列电影方面不断探索,从早些年的“黄飞鸿”系列、“倩女幽魂”系列到“无间道”系列、“狄仁杰”系列再到宁浩的“疯狂”系列,以及初具规模、仍在创作发展之中的“唐人街探案”系列等,都拥有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。其中“疯狂”系列较为特殊,《疯狂的石头》《疯狂的赛车》《疯狂的外星人》的核心角色身份不同但气质相似,且都由黄渤主演,虽然题材、主要情节各不相同,但试图以荒诞表象把握深层真实等艺术诉求、风格非常鲜明且高度统一,业界和观众习惯上将其归为一个系列。
如“疯狂”系列这样在主题、风格、美学层面追求统一,是系列电影的创作思路之一,此外还有诸多打造系列电影的途径,比如“狄仁杰”系列是同一主人公在同样的时代、社会背景下,侦破不同的案件、完成不同的任务;“速度与激情”系列本质上是特征相似的人物、情节模式在不同时间、地点、背景下的变体和演绎;“无间道”系列更注重人物、故事在时间、逻辑层面的深层勾连与延续。
基于创作与市场的考虑
无论是创作之初就做好拍摄成系列电影的计划,还是一部作品成功后,跟进其前传或续集,系列电影在中外影坛都十分常见,其原因可以从艺术创作与市场运作两方面考虑。
“许多电影由文学IP改编而来,原著庞大的体量无法在一部电影中获得充分的呈现和表达,系列文学作品催生系列电影,国产的‘小时代’系列、国外的‘哈利·波特’系列就属于这种情况。”影评人金小照说。此外,一部电影的成功会为其后的创作提供借鉴和灵感,使后作的打造变得相对容易、顺畅,这也是系列电影大量出现的原因之一。
与创作相比,系列电影的蔚然成风更多出于市场层面的考量。恰如影评人刘行所指出的那样,真金白银的票房是驱动系列电影创作的关键动力,围绕已经获得市场检验的人物、故事等做系列开发,或将一个核心创意以多部影片“组团”推出的方式加以强化、巩固,能够节约电影创作的智力成本,且有利于形成集群效应、树立品牌形象、增加粉丝黏性,从而保证票房收益、规避市场风险。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,打情怀牌、强化系列电影连贯性的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在系列电影中采用同一主演,大部分系列电影的成功与主演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密不可分。“系列电影最忌讳换人,在‘速度与激情’系列中,出演前7部的男主角保罗·沃克去世后,导演宁愿采用替身借位和高科技‘再现’保罗,也不愿换演员,就是出于这个考虑。”影评人程喆曾撰文表示,汤姆·克鲁斯之于“碟中谍”系列,约翰尼·德普之于“加勒比海盗”系列,都是同样的道理。
创作模式有利有弊
程青松等影评人认为,急于赚快钱是国产电影曾经平庸之作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,而诸如“动物世界”系列这样,立项之初就有全面、系统计划的系列电影,意味着国产电影生产流程和创作者心态的逐渐成熟,按部就班、稳扎稳打显然胜过盲目跟风、一味逐利。可以说,系列电影之于行业、创作者、出品方的优势、意义显而易见。
然而,再高级的美味佳肴,连续不断地吃,也会有厌烦的时候。系列电影“多胞胎”式的生产方式容易令人印象深刻,却也同样容易令人感到乏味,产生审美疲劳。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早在2015年就曾说过,好莱坞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终将衰退,而被青年电影人更具创新意识的作品所取代。无独有偶,“唐人街探案”系列刚刚产出两部,尚未形成完善的系列,就已被部分网友吐槽:还是一模一样的模式,只是换一个城市,讲一个新意不大的故事而已,不够有吸引力。系列电影的“流水线生产”倾向也容易让创作者产生惰性,在创新方面显出疲态。
系列电影的弊端根植于其本质属性与生产方式之内,无法完全避免,只能通过艺术手段予以弱化,尽量提供新鲜感,延缓受众审美疲劳的产生时间。“关注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热点议题,注重本地化和与时俱进,加强与具体故事时间、背景的深层联系,嫁接其他类型片的技术手段和风格特征等方法,都是系列电影‘延缓衰老’可以参考的思路。”金小照说。
往事中国网版权所有